減少審批程序 增加法規管理
  本報訊(記者 李思憶)12月10日,第三屆四川文華獎出爐。這一依托四川省慶祝建國65周年“我們的中國夢”·優秀新劇目演出季評選的獎項,把專業賽事辦成了惠民季。演出季期間,每場演出的票價最低20元,最高60元,吸引3萬多名觀眾走進劇場,實現門票收入35萬元。“低票價演出既實惠了群眾,又為我省的舞臺藝術創作培養了良性的生態環境。”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說,從辦一個個具體的活動到管全省文化的生態發展,實際是四川文化嘗試做的“加減法”。
  以前辦一場拍賣會,辦完所有審批手續,至少要30天。四川翰雅拍賣有限公司經理張銳告訴記者,如今這個流程半個月就能走完,按照現在的辦事效率,以往一年只能舉辦兩場拍賣會,現在至少翻一倍。
  文化行政審批制度的深化改革,讓省文化廳派駐省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首席代表李慷體會到了效率變化。截至目前,省文化廳窗口共受理行政許可申請474件,辦結行政審批事項464件,較上年增長51.1%。“以前,文化市場比較活躍的拍賣、演出、網游等項目,每次申請審批很多相關處室都要簽字。”鄭曉幸認為,文化體制的改革,是為了激活全社會的文化創造熱情。長期以來由於行政審批制度、工作流程等制度因素,擠壓了市場活力和微觀主體,造成對文化管得太多的現狀。隨著改革力度加大,各政府部門首先是放權,在審批流程上做“減法”,逐步實現改革發展。
  少了審批等工作,文化主管部門該乾啥?省文化廳給出的答案是,要把精力放在依法治文上,在文化立法上做“加法”,集中精力制定一些切實管用的地方性文化法規。
  對這樣的新思路,省圖書館研究員王嘉陵很認可。12月10日,全省各大出版社關於川版圖書的論證會召開,按慣例,每年各大出版社都要交付一定的川版圖書給省圖書館保存。“雖是慣例,但由於沒有相關法規依據,以前每次向出版社要書,總覺得欠了人家人情。”王嘉陵說,今年就不一樣了,因為去年10月正式施行的《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明確規定:省內出版單位應當將出版的圖書、報紙、期刊等向省公共圖書館免費交送不少於2冊樣本。《條例》使得公共圖書館在館舍條件、經費及其來源、文獻藏量等方面的建設和運營都有法可依。
  由省文化廳、省參事室、省社科院聯合組成的調研組,通過8個月的調研,最近提交了《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暫名)》、《四川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暫名)》兩份研究性文本。對此,省文化廳宣傳信息中心主任趙紅川介紹:“希望能從政府職能、政府保障、社會參與、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等方面入手,指導地方政府如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事業單位如何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
  (原標題:“加減法”助推四川文化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w48lwfv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